有的时候不能不承认,电影虽然被称为第七大艺术,但是其本身对技术的依赖绝对是超过了前面的其他六个艺术形式。
不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戏剧、雕塑,技术总是屈居于艺术之后,更多是在探求人类思想,是以“人”为本。一个穷光蛋,并不影响他是一位艺术大师。
但是电影这个第七艺术,却是严重的依赖于资本。
每一次技术进步,对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是一种颠覆。从黑白到彩色,从默片到有声,从幕布到荧屏再到到3d,从一块屏幕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变革让这种艺术越来越“昂贵”。
而更先进的技术,又更能承载艺术家们在电影中使用更多的表现手法,传达更加细腻而真实的感受。
八十年代国内的电影拍摄,受限于设备和器材以及拍摄手段,导致表现手法照香江的港片和好莱坞都有相当的差距。
比如说后世普遍采用的吊钢丝拍武打,最起码你要有一台吊机吧?在盖楼大多都是手工的年代,电影厂又上哪里找吊机来拍摄?何况以国内几个电影厂的需求量,又有哪个重型机械企业,会投入资金为拍摄电影专门投入技术去开发高空摄像之类的配件?
要指望电影厂自己搞,这个就更不现实了。
所以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大多都是以情节取胜,视觉享受这个东西是讲究不了的。
可说是情节取胜,但这个年代里电影厂的工作者们都是一群什么人呢?用华影之王里的话来说,是从牛棚里刚平反的愤愤不平的“旧知识分子”们。
除了会哀嚎“我们知识分子怎么能去干农活”的河殇流,这帮人还能写出来什么狗屎东西呢?
既不接地气,也没有什么人性上的共鸣,除了吹捧自由主义和黑tg,这帮子所谓的“文化人”脑袋里就只剩下一堆牛屎了。
这些人写出来的文字别说接地气,简直就是充满了“负能量”,又怎么可能转换成好的影视作品。
当然,也不是说八十年代就没有好电影了。电影厂里一些编导还是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的,也能做到贴近观众生活,适当解放思想。比如说著名的庐山恋,可以说为国内社会风气解放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像芙蓉镇这样的电影,虽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波澜,但仍然没有摆脱政治运动的窠臼,距离商业化的电影差距非常的大。
如今电影厂一部电影的拍摄预算不过十几二十万就是大制作,说实话,哪有什么资本去追求视觉效果呢。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所以当王大海看到《三国演义》的成品之后,顿时就坐不住了。
这电视剧的视觉效果竟然跑到了电影的前面,这叫什么事儿?
看看三国演义的拍摄条件,摄影机和胶片是进口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