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的诱惑实在太大,提学司的官员们在认真思考之后,举手表决了这件事。结果很喜人,除了两个顾虑太多弃权的,几乎算是全票通过的。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了,时间又不等人,所以楚辞就开始着手安排这件事。当然,他在安排工作之前,还写了一份公牍往上递。他毕竟只是一府提学,上面还有两位顶头上司,不事先通知他们一声还真不太好。如果以后让他们在别人口中得知了,楚辞就要落个目中无人的名声了。
齐鲁直一如既往地不喜欢楚辞,对于他呈上来的公牍只粗粗看了几眼,然后评论了一句“异想天开”,便丢在一边不理会了。杜玉却不同,他仔细地看过公牍后,便直接简装出行,来到了漳州府。
他到时,楚辞正在给大家开会,听到门房报说门口有一老者请见,不由心生疑惑。再听完他的形容后,楚辞心中大概了解了来人的身份,便暂停会议,亲自到门口相迎。
提学司大门外,杜玉正负手抬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提学司大门两旁贴着的对联,上面用一种笔法犀利,形态瘦长的字体书着“书山有路唯勤是径,学海无涯以苦作舟”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化用了诗词,由学子自勉变成了苦口婆心的劝慰,贴在提学司门口倒也适用。
当然,杜玉观察的并不是内容,而是这种独特的字体,早就听人说楚辞写得一手好字,如今看来他人倒没有夸大。
“杜大人,您来了怎么不先知会一声?倒显得我们怠慢了,还请大人不要见怪。”楚辞和杜玉志趣相投,如今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箴言还挂在杜玉的书房里呢,所以楚辞和他说话时,也不会太拘束。
杜玉笑了:“本就无事,何苦劳动地方官员来回奔波呢?”如果把他的职位和现代做对比,那就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到市里巡查,地方官员是要亲自接待陪席的。
楚辞也笑了笑,这老头就带了一个下人过来,看来是真没打算惊动别人。而且他一来就直奔提学司衙门了,想必是冲着前几日他呈上的公牍来的。
果然不出楚辞所料,还没等走到他的书房里,杜玉就开门见山,表示想要听一听楚辞为编写教科书制定的具体的章程。
这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再加上会议室里还有一群人,所以楚辞干脆就没进书房,带着杜玉拐了个弯,直接来到了会议室里。
这些官员们本还在讨论,突然看见他们提学带着一个老头走了进来。等他们看清楚这个老头的长相,立刻就慌了,怎么正提学大人会突然莅临漳州府,难不成是想明察暗访,看看他们有没有认真办差?
大家心中思绪万千,但行礼的动作却仿佛事先说好了一样,看起来特别整齐划一。
杜玉笑呵呵地让他们免礼,然后又(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