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差不多时候开始的,看完的顺序却有先有后。
龚来顺和老刘最先从方案里抬起头来,想接着往下看,但他们发现,所有的方案都被人拿在了手里,全部被占住了。
老刘小声埋怨于琢:“怎么不多打印几份过来!”
于琢看着他们的样子,早就已经松了口气,他跟这些人都是很熟的,笑着挠了挠头:“来得太急了,不过我把原文件也带过来了。”说着拿出了一个u盘。
“赶紧的,多打印几份!”老刘转头一看,正好看见前台小姐,立刻向她招手,“来来来,去把这些打印……打印个十份吧!”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龚来顺按住了。龚来顺说:“把打印机搬进来,就在这里打吧!”
说着,他对老刘摇了摇头,“现在情况特殊,该保密的还是保下密比较好。”
老刘想起李文夫的事情,黯然叹了口气,又抬头招呼道:“对,还是把打印机搬到这里来吧!”
这一天,龙门石窟管委会成员本来全部都是为了李文夫的事情而来的。
在此之前他们听到了一些风声,具体是什么事不清楚,只知道不是什么好事,都有些忧心忡忡的感觉。
现在事实已经被证实了的确不是好事,比他们先前想象的还要坏得多,但却没一个人再在意这些了。
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了于琢带来的方案里,时而惊喜,时而恍然,精神非常振奋。
他们全天都没有离开这里,中午饭都是用前台小姐叫的外卖随便敷衍了下。下午三点以后,安静的环境渐渐被打破,开始有了一些人讨论。
于琢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离开,这时总算有人想起他来了,开始抓着他各种各样提问。
于琢是最早跟着苏进的,对苏进的各种思路,他都理解得非常深入,这时回答起来有条有理,一点困难也没有。
下午五点半,前台小姐要下班了。她又往里面看了一眼,听见里面不断传来对话声与争论的声音,热闹得不行。管委会的那些大佬,似乎一点离开的意思也没有。
她犹豫了一下,把刚刚拿起的包又放了回去。
果然半小时后,里面就有人叫她:“小秦,小秦!”
姓秦的前台小姐连忙走进去,只见龚会长走出来,对着她比了个手势:“再订十五份外卖过来!”
十五份!小秦惊讶地张开了嘴,下意识地往里看了一眼。
这意思是,里面的人一个也没打算走?
这一夜,凤来大厦十七楼灯火通明,直到第二天天亮还亮着灯。
太阳升起时,管委会每个人眼圈发青,脸色疲倦,眼神却是非常兴奋的。
“这样的话,一星期后就可以动工了!”老刘声音有些嘶哑,但嗓门仍然非常大。
“人员召集和调度全部交给你了,你可不能掉链子啊!”龚来顺对他说。
“放心,天亮我就去打电话……咦,天已经亮了啊。”老刘拍了拍额头。
“老龚,钱的事情就归你总管了,回头我就把钱打过来。唔,得等两天,有些钱还得周转一下。”另一人道,“三天,三天内一定到齐!”
其他人也纷纷保证,积极性极高。
“废什么话,时间安排都已经写在上面了,谁的环节出问题,我就找谁的麻烦!”龚来顺瞪着他们。
“放心吧老龚,咱们盼了几十年的事情,好不容易要开始了,怎么可能出问题?保管一切顺顺利利的,让咱石窟光鲜亮丽,震惊全华夏!”又一个人感慨道。
“哎,我就说了,咱们什么都好,就一件事不好。”老刘突然说。
“什么不好?”其他人迅速警惕起来了。
“老龚的名字不好。老龚老龚的,我叫着可别扭!”老刘埋怨道。
“妈的滚你的蛋!”龚来顺本来还有点紧张的,结果一听这话,立刻就跳起来了,一巴掌拍上了老刘的后脑勺。
骂声中,会议室里哄堂大笑,气氛跟昨天上午已经完全不同。
以这一天为起点,龙门石窟修复工程正式开始启动。
那一天一夜的时间里,管委会的成员可不仅仅只是在研究学习苏进他们做出来的方案,还像之前约定的一样,把自己这边的事情全部安排好了。
之前他们就说了,文安组只要做出了方案,他们这边有钱有人,根本不需要上面太操心。
现在虽然杜维保证过段时间会申请专项资金拨下来,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表示态度的安抚,他们并没有真正指望这个。
三天后,工人们一批批聚集到石窟下方的临时房子里,进行工作前的培训。
第一批过来的工人以附近的石匠、建筑工人为主,虽然没做过石窟维护这样的大工程,但对于手上的活计并不陌生。
他们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又三天后,到达奉先寺开始干活。
“石大师,拜托了。”
于琢捧着一杆毛笔,恭恭敬敬地递给石梅铁。
这杆毛笔跟常见的那种很不一样,它的笔杆上接着一根很粗的金属杆,还是伸缩的那种。
石梅铁盯着前方那片陡崖,目光缓缓移动,非常专注。苏进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旁边围着几个人,龚来顺、连逸等都在。
石梅铁接过毛笔,在旁边的墨水瓶里蘸了墨汁,向前走了一步。
按照他以前的习惯,墨水瓶这种低级的东西是不会用的,凡动笔必上墨砚,还要上好的那种。但短短一段时间,他的心态和做法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这种事情也不是很在意了。
石梅铁微微弯腰,在旁边的石壁上连点三下,三个墨点并排列在了一起。
接着,他卡卡两声拉开金属杆,把毛笔加长,又在另一个地方点了同样的三点。
毛笔的金属杆不断拉长或者减短,石梅铁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一个又一个的墨点出现在陡崖上。
苏进全神贯注地看着,目光不断扫过墨点所在的位置。
大约半个小时后,石梅铁停笔,再次看了一遍这些墨点,转身走了回来。
他收起金属杆,随手把那支毛笔搁在侄儿的手上,道:“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在这些地方定锚,这一片就没问题了。”
所谓定锚,是指石窟遗迹修复中的“锚固技术”。早在公元三到四世纪的时候,它就已经了出现了。
在石壁或者石崖上打下锚孔,用木杆或者金属杆进行固定,再用石灰或者米浆等往锚孔里进行灌注,将其彻底封闭。
这样做了以后,锚杆固定住脆弱的部分,提高岩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将力传给处于完好状态并且能够安全地承受岩体拉剪应力的区域,使整个区域重新成为岩体安全区,更充分发挥被加固岩体的自身强度,有效防止岩体的变形和松动破坏。
这种修复技术虽然古老,但是安全高效,一直延用并且普及了开来,世界各地很多行业都有采用。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锚杆的材料和加固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古老的锚杆基本上都是木质的,现在则以金属为主,有时候还会用金属制成悬臂梁,效果更强。
锚固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结构设计,锚固结构和强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在的位置。
古老的工匠们基本上是凭经验行事,对岩体进行观察之后,确定锚杆的类型、参数与位置,接着下钎定孔,选杆灌浆。
在苏进以前的世界里,则加入了很多现代科技方面的手段。这样做安全可靠,步骤比较多,用时比较久。
现在,他们时间有限,需要加快进度,石梅铁主动请缨,申请由自己来定锚。
接着,他展现出了极其强大的能力,定锚的准确性跟苏进已经计算出来的一部分极为相似,这让苏进也非常吃惊。
这样的技术,他曾经听说过,但是就连他自己也无法精准地做到。
这些海外修复师,所谓的正古十族,果然还是有自己独到的本事的……
“石大师定了锚,我来打孔吧。”
苏进看了一遍墨点的位置,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微笑着说道。
石梅铁扬了扬眉。
苏进的方案做得很厉害,连他也很佩服,但到现在为止,他都还没见过他亲自动手。
手上功夫不比其他,需要天赋,更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的基本功累积。
文物修复师靠自身的底蕴知识,但手头功夫也同样关键。一个不会动手的修复师,那能叫修复师吗?
“那好,就看你的了。”
石梅铁本来想让自己的侄子石青乔来下第一钎的,听见苏进这样说,示意石青乔把铁钎给他。
苏进接过铁钎,放在手中掂了掂。
在他以前的世界里,大部分工匠都是用电钻等现代工具打孔,但他也知道,传统工匠单靠一把铁钎就能走天下。
苏进以前也见过这样的工匠,他们坚持认为,自己的手加铁钎,更敏锐、更能把握力道。
现在这把铁钎交到了苏进的手里,一边石梅铁面带微笑,石青乔的眼神里却明显带了一些估量。
他低头看了一眼,笑了一笑,走到了石壁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