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如茵,可爱的女儿张开胖乎乎的小手向他跑来,刘清明将她的小身体托在眼前,女儿发出“咯咯”的欢笑,妻子坐在塑料布铺成的草地上,将一大堆吃食摆好,温柔地朝父女俩招招手......
“先生,先生,醒醒。”
刘清明睁开眼,一个身穿天蓝色套裙的空姐带着甜美的笑容提醒他:“我们就要到了,请系好安全带,外边的气温比较低,请注意防寒保暖。”
他揉揉眼睛从窗口往外看去,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一轮红日在厚厚的云层里挣扎着想要蹦出来,明亮的阳光铺满了一座又一座山峦。
身下是一架最新型的运12f,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吨,最大商载3吨,经济巡航时速400公里,满油最大航程2255公里,最大升限7000米,核载19人的客舱里只坐了11人(包括一名海南航空公司的空姐),再加上两名精心挑选的军方飞行员,保证了飞机具有相当的航程余量。
1939年2月10日凌晨7点30分,从海口出发的运-12f到达延安东关机场,之前已经飞过一遍的机长程子华在上空盘旋了两圈,看到一名战士站在屋顶不停地摇晃红旗,这是事先商量好的暗号,表示一切正常可以降落。
没有导航,没有塔台,只有一条800米长的光秃秃的跑道,全军最富有经验的机长也很难做到心如止水,因为这架飞机上坐着一些大人物,承载着海南900多万人民和南海舰队海军官兵的希望,程子华没有急于降落,而是又转了一圈,这才将机头对准那条灰白色的跑道,放下机轮,拉下节流阀,轻柔无比地推动方向舵,“哧”得一阵摩擦声机轮与硬土跑道亲密接触,机身滑行了600米左右,平稳地停在跑道尽头。
“又换了一架?”
贺晋年和他的政委从一个屋子里跑出来,身后跟着一队战士,走在后头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子,中等身材瘦高个,眼神有几分阴郁地看着那架漂亮得不像话的飞机。
与之前一样,依然是灰色涂装,依然在机身上漆着“中国空军”几个字,依然在机翼和垂尾画着红五星,里面还有“八一”的字样。
“康部长,怎么不上去?”
社会部部长康生头也不回地说道:“布鲁同志,还是你们保卫部的人先去吧,听说他们是海南来的,你的老乡啊。”
保卫部部长布鲁不以为意地超过他向前走去,他的确很好奇,这些自称来自海南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
刘清明同样很好奇,不过做为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一员(空姐不算),他不得不走在最后头,还要提着一个沉重的铝合金箱子,他不知道的是,这个箱子里装了自毁装置,否则死也不会拿着它的,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一体式舱门内(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