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秦王以韩信功高为由,食关中十县。晋为彻侯,加封太傅衔,依周礼赐予九锡,出入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等酒中器物皆同天子。韩信才刚刚满月的儿子因为其有王室近支血脉,故而被封为武阳君,获封食邑千户,仪同王子。
韩信自入驻关中以来,一直低调行事。“上将军”之职只不过是军中殊荣,并没有具体的职权,而国尉之职并非位列三公,只是太尉的替代品,论品级犹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之下,仅与九卿并列。至于所封爵位,不过是咸阳之战后得封的关内侯,甚至不如曾经的章邯和王离。
韩信显然并不在乎这些虚职,他深知秦人以军立国的道理,所以紧握军权,其他的都是无足轻重之事,若是像赵高一样太过飞扬跋扈,反而会召来流言蜚语。
不过这一次韩信却出人意料的大肆封赏自己,他无疑是在通过儿子出生之事在向秦人释放一个信号,同时也在试探秦人的反应。
在秦国并无公爵之封,彻侯已经是商鞅指定的二十四等军功爵中最高的封赏。秦国历史上并不缺乏获封彻侯之人,比如名将司马错、白起、王翦,以及后来的章邯、王离等人,都因为军功卓著或者政治需求被封为了彻侯。但这些人都只是简单的将军而已,在政治上并无建树,所得荣辱皆有秦王一言而定。
韩信却是个例外,他不但手握全国之兵,更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依附着众多,就连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白庞都与他关系不浅。更有赢可监国公主的身份在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秦国大多数人都是只知韩信,而不知秦王赢义。
不管韩信愿意不愿意承认,他已经是秦国实际上的国君了,而且他已经没有了退路。试想他若是不登基为王,那长大后的秦王如何能容得下一个能轻易决定自己生死的人。他必然也会像子婴一般奋力一击,以夺取回失去的王权。
就算韩信肯放下权势,退隐山林,甘做周公第二,秦王也一样不会放过他的。这就是帝王之术,只能进,不能退,退则粉身碎骨,身死为天下人所笑。
韩信的试探不但没有激起秦人的激烈反对,相反上表劝说秦王赢义禅让王位的奏疏竟源源不断,拥立的呼声在朝中此起彼伏,人人都有争先恐后,唯恐拥戴之功被他们分去。更搞笑的地方郡县的官吏竟然报来吉兆不断,渭县县令报来“霞光满天,有黄龙出于井口”,甘县县令报来麒麟现世。
种种呼声不断,韩信迫不得已只好亲自出面澄清,朝中拥戴的呼喊声才渐渐消去。
韩信还不想取代秦王,至少不是现在。在统一之前,他非常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这就必须要和保王党势力妥协,而赢义就是他们的中间平衡点。若是成功平定关东后,那时候韩信的声望一定能再上一个阶层,那时候登基即位,便是天命所归,名正言顺了。
公孙变法后的三个月里,秦国利用这宝贵时间里迅速的将体制变革,去除了重重弊政,让举国上下为之振奋。休整兵戈备足粮草后,摆在秦国面前的自然就是出兵函谷关了。
此时的关东,项羽再数攻齐地后无功而返,又得到楚南皆反、江东危矣的消息后,便被迫撤兵回国,以季布为大将军,领大军南下平叛,楚军出九江,与彭越之叛军战于彭泽,大败之,彭越惊走,季布率大军追三百里才收兵回营,彭泽之东的楚地也被项羽的楚军收复,江东之危解除。
战败后的彭越这才意识到楚军的精锐远非手下这些仓促成军的流寇所能比,便彻底的放弃了正面迎击楚军的念头,转而将衡山长沙二郡的地盘交由斗氏掌管,他自己令部下分为几股,深入楚地大江南北之地,以旗号为令,袭扰楚军的后方。
不得不说彭越对游击战是个天才,他的机灵和敏锐,总是能先人一步的猜测到对手的下一步动作。他用兵风格灵活机动,从不将自己和部下置于危险的地方,稍微有一些形势不妙的征兆,他就果断的撤退,迅速将军队带入山泽之中逃之夭夭。当楚军稍微有所懈怠,他就忽然出现在楚军的侧翼实行打击,待楚军主力返回又撤的干干净净的。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这八个字被彭越运用的淋漓尽致。彭越持续的袭扰让节节胜利的楚军转而惶恐不安了起来,他们的粮道和后方频频被袭击,前线军中的士卒时常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这也让季布头疼不已,他数次曾经数次设伏想要围剿后方的彭越,却被彭越机警的凭着直觉躲了过去,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在正面战场上,精锐的楚军一路高歌猛进,席卷了大半的楚南反叛之地。可彭越的不断袭扰也让楚军渐渐拉长的补给线变得十分脆弱,时刻都要面临着彭越的威胁。因为担心粮草断绝,季布在攻占长沙郡湘县后就被迫不得不停止了攻势,转而肃清后方,和彭越进行了一场无休止的追逐战中去了。
楚军在南部的僵持也让刘邦看到了希望,他很快就联络上了赵歇和魏豹,相约会盟沙丘。在沙丘之盟上,刘邦想要劝说二人一起反攻中原,却不料这两人已经被项羽杀的下破了胆,听闻项羽正亲自坐镇彭城,便不论如何都不愿意举兵南下响应。
刘邦气极,忍不住在会盟上指着二人的鼻子破口大骂。魏豹大怒,甩袖而去,赵歇本就是火爆脾气,哪里能忍受刘邦在自己面前破口大骂。于是拔剑就想和刘邦拼命,却被部下死死拖住,苦劝之下才将赵歇架回营内。
这一次三国盟约就在这种气氛之下不欢而散。
回到临淄后,刘邦又后悔了,急忙派出使节给赵歇魏豹两人送了份重礼,并亲笔书信道歉了一番,这才让三国重归于好。不过想让赵国和魏国出兵中原,就几乎成了不可能。
刘邦又不愿意错过此等良机,决定独自出兵攻打楚国。便集兵二十万,以萧何为长史,陈平为参军,樊哙周勃二人为大将领军南下,攻掠楚地。
汉军最初仗着压倒性的兵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淮北十二城,兵锋直指彭城。项羽听闻汉军南下后,果断率领十万精兵北上迎击汉军。与汉军对峙于菏水。项羽身先士卒,率万余亲兵猛攻汉军中军,七战七胜,汉军节节败退,望项羽旗帜皆躲闪,不敢迎敌。汉军被楚军所迫,不得不后退三十里,士卒旗甲折损无数。
项羽因为兵力有限,空后方空虚被秦赵魏所趁,便也没用冒然攻入齐地。楚军和汉军便沿着泗水对峙,彼此相持不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秦国平定岭南的消息传来,关东震惊。
项羽虽然自傲,却从未轻视韩信,他这时发现自己的楚国这一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在打仗,虽然胜利不断却未增一分国势。而秦国却始终隔岸观火,没有参与到关东的大战中,反而利用南北不停的征战不断扩大领域和增加人口,国力已经今非昔比,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残破不堪的秦国了。
秦国的隐忍让项羽心生警惕,同样也让刘邦忌惮不已,生怕自己和楚军火拼实力大损,却被秦国坐收渔翁之利。楚汉两军像是心生默契般,忽然都停止了战事,转而各自撤军数十里。征战已久的中原之地忽然间陷入了突如其来的和平之中。
此时的天下,格局已经大致清晰。楚国论幅员仍是第一大国,拥有三川、颍川、河内、南阳、旸郡、陈郡、泗水、九江、庐江、漳郡、会稽十一郡已经长沙横山的大半。刘邦窃取的齐国则坐拥齐地临淄、济北、胶东、琅琊、东郡、薛郡、东海七郡,国土虽然远不及楚国,但人口却不输多少,更有鱼盐之利。
河北的割据势力为四股,最大的当为赵国,占据邯郸、钜鹿、恒山、太原、代郡、云中、雁门七郡。魏国却因为河南之地尽失于楚国,元气大伤,如今属地只剩下河东和太原二郡,凡事紧随赵国,以赵歇马首是瞻。燕地的臧荼和韩广混战近二年,仍然僵持不下,没有分出胜负,各占一半燕地。臧荼在东,占上谷、渔阳和广阳,韩广在西,仍为右北平、辽东、辽西。
二秦国经过近二年的励精图治,国土重新恢复到惠文王时期的幅员,拥有内史、北地、陇西、上郡、九原、汉中、巴郡、蜀郡、桂林九郡。北面消除了匈奴的威胁,南面收复了巴蜀,打通了岭南之地,兵威鼎盛,已经隐隐有超越强楚之势,让天下诸侯心怀不安。
除此之外,岭南尚有南越国,楚地尚有割据,以及临江国、衡山国等小国存于强国之间。
征战在即,秦国的战争机器便全面开动,大批的军械在匠做营中北加班加点的打造出来,粮食从巴蜀等地纷纷运往函谷关前线囤积,大批的新卒被征召入伍,驻守在边疆各地,被取而代之经验丰富的老卒们则踏着齐整的步伐开往函谷关以西。
大战前夕,韩信却放下所有的手头事,利用这难得的空余时间专心在府中陪伴产后的赢可。
赢可继承了赢氏良好的身体素质,本身也喜好马术,所以身体并不上差,恢复自然也很快。在床上休息几天后,便大声嚷嚷着无聊,然后逼着韩信带她四处去散心。
只是小韩彻却实在精力旺盛,每日都要赢可亲自抱着,还不能假以他手,否则就撩开嗓子嚎嚎大哭,让整个武信侯府中都永无安宁。
韩信给儿子取名为“彻”,寓意通达了然,当为明君之意。韩信拿了主意,赢可自然不会反对,况且她也觉得这个名字十分好听。
正在夫妻二人调笑着逗弄韩彻时,一个老仆却匆匆忙忙的赶来花园报道;“上将军,外面有个客人来访,说是你的旧时。”
韩信正逗弄着自己的儿子,正在其乐融融的时候,却被外人生生打断,自然有些不悦。面色一沉,说道;“告诉来者,这几日我一律不可待客人,他们的心意我领了,只请以后不要太多来干扰我们一家的生活。”
那老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跟他说过我的工作只是传话,做不了主。他却不信,先说自己是上将军您的多年好友,又说是你的同门师弟。我看他的样子到有几分真的,不像是唬人,所以才来通报一声的。”
韩信一怔,又问道;“那人长什么样子?”
老仆想了下,比划道;“是个少年,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白净的很。”
韩信想了半天,实在想不起来认识这么一个人,心中有了些好奇。便让赢可在侍女的陪伴下在花园中继续散步,他则跟着老仆前往门口查看。
远远的见门外背对着自己站着一个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浑身上下虽然只有一袭粗布麻衣,却显然英气不凡。
大概是听到韩信的脚步声,那少年微微抬起头来,只见面如冠玉,眉目之间清秀的如同女子般,脸色挂着的却是嬉皮笑脸。
韩信仔细的想了一会,确定自己并不认识这人,本想掉头离去的。却见那少年气质不凡,犹豫了会还是止住了脚步。
那少年见韩信确实面露喜色,大步迈了进来,张口大喊;“师兄,师兄。”
韩信又看了看他,邹眉道;“你喊我师兄,可我好像没见过你吧。”
那少年嘻嘻一笑,“师兄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呀,连小弟都忘了,可曾还记得五年前盱眙故人。”
韩信面露古怪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想了一会,试探的问道;“你难道是那个小道童?”
少年猛地一拍手掌,哈哈笑道;“可不是嘛,我说呢,你怎么连我都记不得了。”
韩信顿时一窒,心想我认得你才有鬼,当年你才十一二岁的模样,连男女我都没分清楚。你现在突然出现在我这,我要是会认识的话那真是稀罕事了。
当下又狐疑的问道;“你怎么喊我师兄?”
少年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师父是和你师伯元宗是相交莫逆,我和你算起来就是同门,那你说我不喊你师兄喊你什么。”
韩信笑了笑,心想这少年到真会攀亲戚,心中只是觉得好笑,到也没什么怪罪。又问了那少年的名字,才知道他叫冉易。
招呼他进了内室,喊下人奉上茶水,便又问道;“那你这次前来可是有事?”
冉易点了点头,正色道;“我是奉钜子之令前来和你相商一事的。”
韩信一怔,诧异道;“你不是道家信徒吗,怎么也要奉钜子之令。”
冉易嘿嘿笑了笑,面色有些得意的说道;“这就是师兄你有所不知了。当年嬴政焚书坑儒,独尊法术,我们诸子百家国的时分凄惨,尤以崇尚仁爱非攻的墨家受到的攻击最重。”
“后来百家的豪杰为了共抗暴秦,便和墨家结为了同盟,相约共同进退。其中墨家的势力最为强大,而且在民间口碑极好,便齐选当代钜子就被推举为盟主。所以我师父虽非墨门中人,我却对墨家的机关术感兴趣的很,这才投在了墨家之门。”
韩信点了点,笑道;“原来如此。”心想看来诸子百家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否则也不会如此轻描淡写的更换了师门。
喝了口茶,韩信问道;“你刚说这次是奉我师伯的命令来找我的,可是有什么事情?”
冉易轻咳数声,看了看左右,韩信会意,便挥手让手下的仆人下去,看着他微笑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冉易压低声音说道;“钜子让我带给你一句话,我墨家愿倾尽全力助你成事。”
韩信一愣,心中大奇。他当初也曾经有过借助墨家力量的想法,因为墨家在关东各国盘横数百年,早已经根深蒂固,在民间有着大批的信徒,这对秦国对关东几乎空白的情报工作来说无疑是个极大助力。可惜元宗和明月先后给他的回答却让他失望了,他们明确说了墨家不想助纣为虐,卷入到天下永无止境的杀伐征战中去。于是韩信便渐渐的死心,心想只要墨家不为他人所用,那也无碍。
可如今却突然说想助自己争夺天下,这岂不是前后矛盾之言,这不得不让韩信心中生疑。
韩信放下手中杯子,沉吟许久,忽然以手划刀,猛的攻下冉易胸前。冉易没想到韩信会突然对他出手,猝然不急下及梦缩身,以手隔开韩信凌厉的攻势,反手攻了回去,却被韩信挡住。
二人以手代刀,瞬间便接受数十招,几招过后,韩信便问问的占了上风,忽的停住了攻势,只是微笑看着气喘吁吁的冉易瞪着眼睛看向他。
ps:累,真的,写的很艰难。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