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内衙。
大太监,内衙少监徐春大惊失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会如此?
自十几年前一场宫变之后,内衙人事变幻,却再未出什么大的风波,一个是内衙受创极重,在随后平蜀之战中出力甚微,内衙上下,心里都蒙了一层阴霾,致使许多下属开始自行其是,不听内衙指使。
二来呢,内衙变故,让当今陛下刻骨铭心,加之内衙实力大减之下,出力甚少,所以陛下也不再以内衙耳目为重。
之后除了让亲信之人掌内衙权柄外,也只偶尔听听内衙探闻,于是,在正德年间曾兴盛过一阵子的内衙,却是没落了下来,也就没什么好折腾的了。
到得徐春上任内衙少监,内衙元气略复,徐春年纪轻轻,又得陛下宠信,心里也有一番抱负,掌了内衙权柄,自然要有些作为,招揽些人手,安插些亲信,长安的风吹草动,此时已大多瞒不过内衙的耳目了。
只是徐春志不在此,常年在陛下身畔,耳闻目染之下,目光早已不在长安这处方寸之地,金国,西夏,后周,南唐,这才是年轻的内衙少监大人的目标所在。
而让徐春烦恼的,并非是内衙人事混乱,人手不够指使,人才不多什么的,而是内衙在外间的谍探首领们,听调不听宣的态势。
实际上,这还是要拜当年那场宫变所赐,那时内衙群龙无首。接下来,新帝登基,对内衙又是一番清洗,而当年王灵鼻率领入宫的,又都是内衙精锐,其中各处内衙首领就有五个,可以说,整个内衙精华,都差不多毁在了皇宫内苑之中。
还在外面的内衙头领们也多数隐匿了起来,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只要藏身起来,真的不好找,后来寻出来的也就小猫两三只,还都是些倒霉透顶的家伙,非是内衙之人多有本事。。。。。。。
之后朝堂尘埃落定,但内衙却已经一片狼藉。
曹太监虽然忠心,但年纪确实老了,又没有多少野心,掌管内衙期间。对内衙所属管的也很宽松,只要能送些消息过来。不至于让陛下问起,无言以对就行。
这么一来,还能有好?没几日,他手下那些比猴儿还精的家伙们便找准了这位的脾气,外间消息不断,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够上面使唤就成,那些隐匿起来的探子头儿们再没现身,但任你派下去什么人。也再指使不动手下人等,再明显不过,这些家伙们藏是藏起来了,但却不愿放下手中权柄。
等到徐春上任,却是悲剧的发现,自己只能在长安城还能施展些手段,外间事。传来你也只能听着,不传你就不知晓,内衙在地方上的谍探俨然已如诸侯割据一般了。
试探着派了两个人下去,一个直接灰溜溜回来。说是差点没了性命,不知是切词狡辩,实则怕的厉害,自己跑回来了,还是真的如此。
第二个更好,下去之后到是没事儿,却三天两头的送信过来哭嚎两句,更是不知,这个在京中时很是有些才干的家伙,到了地方上为何如此无能,还是说,已经与人同流合污,只是蒙混自己这个内衙少监呢?
当中尤为让人可恼的便是蜀中赵飞燕,此人如今也已是内衙一个传奇,此人出身蜀中悍匪,后被收罗为朝廷所用,乃当年王灵鼻属下,当年宫变,此人也是参与了,却聪明的临阵倒戈,留了一条命下来。
当然,后来在内衙很是落魄,后来随军往蜀中,那时蜀中谍探十去其九,实在凶险的厉害,果然,去的三个人,到了蜀中没两天,就已经死了一双,唯一剩下来的就是这个赵飞燕。
此人也是吓破了胆,留在兴元就再没动地方,直到吴宁大将军入了成都城,此人也没再入蜀中一步。
显然,这人已经闻出了什么味道,而那时内衙混乱,也无人关注他这么个小人物。
再到后来,蜀中风云突变,入蜀大军危如累卵,旁的不甚了了,只是知道此人不知怎么,就出现在了大将军赵石的身边,后来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人在大将军赵石麾下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不但寻到乱匪老巢,且还联络蜀中豪杰,一举围死了那魔教第一高手,武林中让人闻风丧胆的方火羽,之后立下的那些功劳简直能让人眼花缭乱,内衙密报上面,就算平蜀之役过后数年,他还让人假扮蜀国太子,引得一些蜀国余孽如飞蛾扑火般自己来投。
可以说,此人手上染满了蜀国忠臣孽子的鲜血,心黑手狠,狡诈如狐,这就是此人给徐春的印象。
而这人在蜀中经营了小十年,已然稳如泰山,手下耳目遍布蜀中各处,蜀中绿林豪杰,不是投了此人门下,便是对此人畏如蛇蝎,不敢稍加违逆。
这样的土皇帝,根本不是新上任的徐春能动得了的,但徐春根本忍不住自己的心动,蜀中是什么地方?
北临西夏,西就吐蕃,东接后周,南唐就更不用说了,近在眼前,若能收服此人为己用,内衙也必定就将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他心里也是埋怨,现在人家自成一体,格局已成,若是几年前,能动一下手脚,可不比现在谋划要容易的多的多?
而如今,却只能示之以恩,至于以威凌之,是想也不用想了,那个家伙手底下的人手,人多势众,几乎占了内衙十之六七不算,且还都是蜀中一等一的豪杰,据闻,此人手下,最心腹,却是当年一些拜火魔教余孽,当然,这也只能是传闻罢了,不过想来,也是八九不离十,但就算你知道如此,还能怎的?上门质问,还是传书斥责,都是徒劳而已。
如今只能拉拢,还不太好下手。
当然,这都是自他上任以来,纠结的一些事情,如今使他大惊失色的,不是外间这些让他头疼的谍探们,而是长安这里出了大事。
实际上,是内衙在长安的谍探出了事情,在外人眼中,到未必能引起多大的波澜,但谁知道呢?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一丝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做出大文章来,就更别说,此事还闹的满城风雨呢。
不用多说什么,出事的正是定军侯府。
据手下说,定军侯府昨日一天,就处置了三十几个家奴丫鬟仆妇,其中十几个被打断了腿,和着剩下的,一起赶出了定军侯府。
当然,这里面,有近一半都是宫中赐下去的,定军侯府的人手下没留什么情面,但却还是给宫里的贵人传了信,言道,这些人仗着自己身份,在府内结连成党,弄的府中其他下人敢怒而不敢言。
而昨日,更是有人不知受了何人指使,在饭菜中下毒,欲谋大将军子嗣,府内正在严查此事,大将军一怒之下,做事有失分寸,还请宫中贵人们恕罪云云。
这些人,有太后赏赐下去的,有皇帝陛下亲口御赐,还有太子殿下赐下的,五花八门,而发生了这种事,宫中贵人们觉得丢脸还不够,又能说些什么出来?
但徐春却是知道,这些人,十之八九都是内衙耳目,损些人手不怕,让他吃惊的是,大将军竟然做的如此决绝,竟是一副要将府中内衙耳目一扫而空的架势。
约定俗成的规则被打破,对于内衙人等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无疑,在那些朝堂大人们眼中,内衙密碟,就像是讨厌的苍蝇,虽遭人厌恶,也微不足道,却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而这些苍蝇有些时候也是用处的,能将一些垃圾吃干抹净,还能传传花粉什么的。
这就是内衙存在的基础,他们和后世的锦衣卫完全不能相比,甚至连前朝控鹤府之类的地方也不足以相提并论,因为他们没有实际的权柄。
但现在,有人开始摇动他们的根基,明着告诉他们,府中容不得朝廷耳目,这真的是个坏榜样,若无应对,很快,京中许多人家便会效仿,内衙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意义。
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挑衅,内衙也别无选择,只能反击,不然也许不用旁人动手,陛下那里的怒火就足以让内衙烟消云散了。
但做出此事的不是旁人,而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的话,徐春背后一片冰凉,向陛下哭诉?陛下会怎么说,几乎不用想,根本不用想着陛下将火发在大将军头上,定是要怪内衙养了一群废物。
但若什么都不做,陛下知晓了,还是要怪罪的,这个时候,他是真的后悔了,不该那般敷衍于大将军赵石,以人家如今的权势,连陛下都要忌惮万分,何况自己这样的小人物?
(月票,这一章回头看了看,阿草自己也觉着废话有些多,但阿草绝对没有凑字数的意思,只是写着写着,就这么下来了,以前有人说过这个问题,但阿草就是没办法改,还好,最近够努力,码字比以前要多不少,情节上进度也就快一些,要不然这对不起书友们的支持。)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