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近距作战
见一切又开始重新回到正常的轨迹上,林默也干脆将廖师傅、特别行动组的其他组队军官及表现突出队员聚集到一块,商议、研讨特别行动组接下来的训练。
人很快就被召集在了一处限制活动区域的隐蔽室内空间,临时搬来了简易的桌椅板凳,研讨会便正式开始。
作训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意活动的,一些区域被划定为了限制区域,也就是所谓限制活动区域,有人执勤站岗,会根据权限授权等控制人员进入。
像是驻地驻军、辅助人员、后勤人员各自的居住生活区域,特别行动组居住生活办公区域,当然,前来训练的二组各队也有各自临时生活居住办公区域,这些地方都是限制非本部人员进入的。
还有一些区域为半开放区域,像驻军、辅助人员、后勤人员的办公地点,这种会有部分区域限制进行,像食堂,餐厅就是开放自由出入的,但后厨就限制进入,还有像作训场办公、通信等场有,也设有公开开放的办公区可自由出入。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自由活动区域,正常情况下,作训场的各种训练设施场所,还有像阅览、学习、休闲活动等场所,目前一般也不会进行限制。
至于非正常情况,像作训场,如果有集体或团队组织训练,其所使用的训练设施或场所等,会暂时进行限制,谢绝闲散人员参观和使用该训练设施场所。
另外,像阅览室中所收集的图书资料等,其中部分是一些军事、政治、情报、谍报等相关的图书资料,还有一些训练、战术、格斗及各种技能技巧的图书资料。
余下的就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都有,包括但不限于小中高大各级学校学科的国内外教辅,物化生地等自然科学及经史政法等人文社科类的图书刊物等等。
这些图书刊物资料等的来源,小部分是林默之前及现在让人收集来的那些中的部分,林默提供给了阅览室供人借阅。
大部分是通过作训场、情报处及其他渠道,进行采买、收集等汇总而来,有从国内外的市场上采买来的,有从各学校收集的,也有从其他一些政府部门或组织内获取到的一些内部专业书籍资料一类。
余下还有一小部分,是情报处刊印的内部书籍和资料,多数是跟谍报工作相关的着作及训练班、警察学校等的教辅书籍文桉,上面所讲的政府部门或组织内部书籍资料也就属于这种情况。
还有极少量,是与特别行动组训练、战术有关的资料,是特别行动组内文化水平较高的队员,记录和整理出来的,当然,阅览室内这些都是不涉及特别行动组太过机密的内容,真正的核心机密内容,他们另有一处地方存放,只有特别行动组的人才能查阅。
当然了,那里面暂时还未积累下多少东西,特别行动组一般也是在阅览室借阅学习,只不过每名队员,都会根据其自身情况与其在特别行动组中的职责,量身为每名队员定下一份书单,让其可以系统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另外,目前的这种限制和非限制划分方式,还不怎么完善,王明坤这边准备进行更妥善的划分,毕竟以后来此作训的可不止二组,二组与他们的联系比较紧,队员间不是认识也脸熟,相互也比较信任,或者说都见过或认识,防着也没多大意义。
但之后可能要来接受训练的人可不同,特别行动组的成员,对方基本不会认识甚至没见过,王明坤认为以特别行动组的职责和保密程度,不应该和他们产生过多交集。
这点林默也是赞同王明坤的,毕竟特别行动组绝对会成为敌人重点关注对象,会尽其所能来收集特别行动组的情报,知情人多了,泄露的机率肯定更高,而且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大家都是好事,你不清楚,自然没了泄密的风险,也免了对方盯上你搞曲线救国,甚至将来你出事了,那也是知道的越少越好,毕竟已方为保守秘密……
这方面王明坤也有所设想,就是将作训场划分为三个区域,既是不同的功能分区,也是不同的保密和限制活动级别的分区。
前区作为前来作训场参训的普通人员日常居住生活区域,毕竟此处离城较远,作训还是以驻训一段时间这样的方式更合适。
中区主要就是训练区域,普通作训人员受一定限制,需要使用训练设施和场所时可以正常使用,但不能自由进出活动,且开始结束时间有所规定,好通过安排时间与他人错开。
后区就是特别行动组的地盘,供特别行动组作训时生活居住,以及特别行动组需要保密的训练设施及其他配套功能建筑。
方案林默是比较赞同的,不过也补充了一些不足,比如在前区或划分出部分中区设立一些普通的训练设施和场所,供前区自由使用,也就是供练完规定量还想自己加练的人使用。
次级限制区域,即中区,也要准备几处独立的生活居住区,供给可能来参训的外地区站人员,还有像二组这样独立办公或训练班暂未分配人员使用,免得混在一块,产生人事信息传播范围扩大乃至大量泄露的风险。
其实这些区域也可以算成是前区的一部分,只不过跟王明坤所说的前区相互独立着,而且规模较小且轮流使用,王明坤所说的前区应该规模最大且有固定使用者,也就是情报处总部,毕竟总部人员多,离得近也有更多作训时间及机会,另外二组应该也会有个稍小的作训生活居住的地方,毕竟他们是行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一定强度作训以保持状态,正常也是在京活动,此事可以轮换着前来进行。
后区嘛,就是作训场最高限制和保密级区域,除去王明坤所说的那些跟特别行动组相关的,林默也让其再多建设一些独立区域,供以可能要执行渗透、潜伏等任务的情报员或秘密线人等需要极高保密要求的人员开展作训工作。
方案是个好方案,可惜有个麻烦事,就是建材运送太费事,光是之前那些训练设施的完善,就让特别行动队员乃至二组队员,把大部分体能训练时间换成了到江边搬运东西,还把完善训练设施作为了技能掌握的一部分。
倒不是训练场没车,卡车、汽车、自行车、黄包车乃到牛马驴骡车都有,而且卡车、汽车这些还有好多辆不同型号的,油料供应很充足,是用做作训场培训道具的。
倒是可以边练边拉东西,可惜只能将车开到江岸边看不到的地,然后由队员~最多再加上码头边的村里人,运到车可开到处装车。
不过更多的还是靠人和畜车直接运回作训场,毕竟江岸边只是一处小村庄,运量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不然被有心人注意到很可能泄露作训场位置。
目前而言,作训场位置信息还是要尽可能保密,而且能保守多久就尽量保守多久,不然泄露了,还不知会有多少苍蝇闻着味围上来。
基于此考虑,建材才选择了人与畜力运输,毕竟卡车汽车这些要烧油,运输油料也得占用本就有限的运量。
当然,人和牲畜也得吃东西,不过这个有其他方式解决,马是驭马,没那么精贵,牛骡驴更是皮实耐糙,这山里还不缺那点草料,而且不用时也是直接交给村里人去饲喂,平常给村里人使用。
至于人吃的,这东西不像建材那么不合理,运量可宽松些,不过目前除去像是在城中采买的山东特有食材或成品半成品食物,其他的食材也不再通过水路直接运输,而是把活儿交给了村子。
像肉类,作训场需要的量和种类都不少,猪牛羊、鸡鸭鱼的肉都有需要,鱼的话村里有几户渔民,由他们供应,其他的目前是让村民到周边村镇以贩卖的名义买来宰杀供应,不过已经给村民提供了不少种和崽进行饲养,将来有望靠村子就解决部分需求。
菜蔬这些,目前也主要依靠村民代为外购,不过村里已经能供应上部分小菜,毕竟菜蔬生产周期要短很多,后期有望通过村子解决绝大部分需求。
至于主食,这东西方便储存,一次运一两船过来,就足够作训场一两个月的用量,因为频率低,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可能有觉得村民不能信,但林默对其的放心程度,不比对手下兄弟少,这个村子虽临江,但也临着山陵,要田没多少,山陵其实并不算太大,靠山吃山也没什么资源,要不是在江南这雨量充沛,临山又对旱洪有一定抵御力,这样也仅只是勉强过活。
在这时代,一些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是都能将种土豆当成一门传家技艺保守几代人的岁月,作训场对于村子而言,那就是生存活命和对日子的盼头。
尤其随着双方有了更多的交集和联系,利益上往来也更加频繁,村子对于保守作训场秘密的上心程度不比情报处低,甚至在保密工作上让情报处都有点汗颜。
目前村里的村规族规,增加了一堆有关保守作训场秘密的内容,惩罚更是严厉,谁敢说漏嘴透露出去一星半点的东西,都能处罚得要你半条命,而且为了尽可能保守住秘密,连往外嫁女这都被禁止了,村里姑娘要么嫁村里人,要么招上门女婿,要么你找个孤身一人的嫁了直接在村里安家落户,后面这两条还是林默听说后给人说了才加上的。
话归正题啊!关于特别行动组接下来训练的方向,众人一讨论就直接讨论到了天黑,晚饭都只是随便对付了几口才再继续。
讨论这么久的部分原因,也有林默放任大家积极发表观点看法,不再像以往填鸭式的他讲别人听,仅在适当时候进行一些引导。
效果也是喜人的,随众人逐渐进入状态,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辩驳后,林默想到的点基本都被讨论出来,甚至一些林默没想到的点也被提出,给了他不小惊喜。
晚饭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研讨,众人初步定下了特别行动组接下来的训练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室内近距技战术、思想、文化知识、技能掌握。
首先是室内近距作战,即在敌据点、大楼、民居、小巷等室内狭小环境中所应用的技战术,也就是现代的cqb战术,毕竟目前特别行动组的主要还是城区、建筑内的敌人,这自然是首要的训练课目。
要求是对现有的技战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掌握、更加熟悉的配合,并对新的技战术进行探索学习,摸索新武器新装备的技战术,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室内近距作战战术体系。
其次是思想,主要可分为政治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政治思想就是孙先生是三民主义,老将和戴老板的思想指导,以及爱国、民族、民粹主义思想。
三民主义于旧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先进的指导思想,可惜在南京政府这,三民主义就成了湖墙的一张纸,啥样的墙都把这纸往上湖,完全成了一句空话。
至于老蒋的思想指导,懂的都懂,说一套做一套,完全就是往你嘴里湖屎呢!不过毕竟是在人家手下做事,就算喂屎也得捏着鼻子假装好吃,至少形式上不能让人挑出毛病。
戴老板的思想指导,也就是特务工作上所谓家规家法,林默给它套上了一层好听的皮,真正政治上的思想,肯定是跟老蒋的差不多,毕竟他现在完全忠实于老蒋。
上面这几种思想,头脑没问题的都不会真相信了,当然,林默也没想过让特别行动组真去信,不外乎做做样子,你湖弄我我湖弄你,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