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段黄河,决口处浑浊的河水,滚滚而下,形成一道瀑布,凶猛的冲向豫东平原。
在河水滚滚的怒涛声中,李岩站在新筑起的月牙堤上,身后站着数千赤身的汉子,等待着封堵缺口的命令。
“议政!河水还是很大啊!”陈德彪不禁感叹。
“水再大,今天也必须封堵住决口!”李岩眼中满是坚毅之色,声音不容置疑。
因为黄河泛滥,豫东大片土地成为泽国,梁国多了几十万灾民,每日消耗巨万。
现在南面的左良玉,又对梁国实行粮食和物资禁运,使得梁国只能高价,吸引商人走私。
虽说此前高欢在江南获得两千万两白银,可经历这次梁清之战,加上黄河决口和两淮遭受劫掠,藩府恐怕要花费近千万两,来奖赏、抚恤士卒,修补河堤,以及恢复豫东和两淮民生。
此时藩府手中还有银子,不过由于封锁,物资已经开始匮乏。
如果今年不能堵住缺口,赶种一季冬小麦,来年夏收也将严重减产,梁国的经济便有崩溃的风险。
另外,黄泛区将梁国版图分割,一旦遇见战事,东西不能相顾,会使得梁国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此无论从民生,还是从军事上,缺口都必须堵上。
此时,决口处无数民夫扛着沙包,抬着土筐,不知疲倦的将泥土运来备用。
众多官员看见李岩的神情,个个也都神情肃然,露出坚毅的神情。
黄河决口已经有近五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李岩带着河南百姓,已经在决口外,修筑一道月牙堤,并在月牙堤外,还修建了两道蓄洪堤,围了大片区域。
黄河的河床太高,水流太急,李岩用月牙堤,把决口围了起来,用石块和泥土,先合拢月牙堤,而在合拢过程中,河水灌满月牙堤内,月牙堤缺口的水流,便也会越来越急。
这个时候,李岩再打开月牙提东西两侧的多道水闸,将堤坝内的河水,往事先围死的蓄洪区内放。
这样一来,水从闸门灌入蓄洪区,缺口处的水流变小,民夫和军队便乘机合拢月牙堤的缺口。
一旦缺口合拢,决口汹涌的洪水,灌满两个蓄洪区,还有月牙堤内后,决口水流便会平缓,从新归于河道,李岩便能轻松堵住决口了。
“议政准备好了!”陈永福过来禀报。
今天是封堵决口的日子,李岩把军队掉来,以免民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李岩回头看了眼身后赤膊的梁军士卒,正齐刷刷的看着他,等待他下令,于是中气十足的喝道:“合拢河堤,下河打桩!”
千余赤膊的梁军士卒,腰间绑着绳索,下入缺口,他们死死抱住巨大的木桩,插入水流中,然后用夯石,喊着号子打夯,在缺口处打下数排木桩。
“放横梁!”李岩再次下令。
士卒们将一框框的士块,穿在横梁上,然后抬入水中。
那横梁被钉入水中的木桩挡住,而穿在横梁上的框子又被横梁给挂住,缺口处的水流,立时向上隆起,变急了一些。
这时士卒们将一串串装满石块的框子丢进水中,百姓则拼命往缺口丢土袋,缺口逐渐缩小,水流也变的湍急起来。
眼看着河水将沙袋冲走,李岩立时挥手大喝,“开闸泄洪!”
一声令下,立时有人点燃号炮,“轰”的一声响,远处等候多时的百姓,立刻升起闸门。
月牙堤因为缺口变小,而不断升高的水位,立时就缓慢下降,洪水滚滚冲入蓄洪区。
李岩知道蓄洪区很快就要被灌满,当即疾呼道:“快!大家一起动手,成败在此一举!”
随着闸门打开,洪水奔入蓄洪区,缺口处的洪水,明显减弱了不少。
此时便见月牙堤上,数以万计的民夫和士卒,抬着箩筐,扛着沙袋,推着泥斗车,往缺口内扔石块,沙袋。
无数百姓如蚂蚁搬家般,搬运着泥土和成框的石块,有人摔倒了,立刻便自己爬起来,继续搬运着泥土。
这是缺口堆高,水位也在升高,终于河水灌满了蓄洪区和月牙堤内,水面与黄河水齐平。
滚滚黄河之水,不在从决口奔出,开始沿着河床,沿着河道奔流。
“河水归道了!”
“河水归道了!”
决口处的民夫,发现着一幕,喜极而泣,发出震天的欢呼。
他们在决口处奋战四五个月,终于看见了堵住缺口的希望。
还在往缺口丢土石的百姓,听见欢呼声,才发现月牙堤早就合拢,堆起来的土石,已经超过水面,而水面已经不在上涨了。
“啊!堵住了!”数万军民欣喜的欢呼起来,声浪不亚于梁军取得了双沟集大捷。
百姓激动的呼声响起,不少人激动的将手里的框子抛飞,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一群官员看着自己磨破皮的手,激动的围在李岩身边,泪目道:“议政堵住了!”
李岩却毫不动容,堆积起来的月牙堤,并不坚固,随时可能会再次决口。
当即李岩冷静的沉声喝令:“封堵决口,继续加固堤坝。”
~~~~~
在李岩带领军民封堵黄河决口之时,一队骑兵自淮安出发,绕过黄泛区,历经半月时间,进入潼关,抵达关中。
自从河东战败后,李自便龟缩在关中,没有再次兴兵开战。
因为顺军没有打仗,又占着南阳盆地,还有荆州和襄阳,再加上番薯、玉米等物,在关中初步传播,以及河东一战损失不少兵马和眷属,少了几十万张嘴吃饭,使得李自成粮食勉强能够自足。
这让李自成不用向以前一样,带着军队找粮吃,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八月初一,长安。
自梁国来的骑兵,簇拥着宋献策,抵达长安城郊,准备入城去拜见梁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百万。
这时,宋献策一行,刚到城门外,城中蹄声大作,尘土飞扬,一名顺军领着数名起兵,飞驰而来,在宋献策身前勒住马缰。
“末将奉陛下之令,前来迎接梁使!”
~~~~~
在宋献策抵达长安之时,丁启睿则穿着一身百姓衣物,带着两个随从,正穿行在巍峨的岭南山脉之中。
(补昨天的,求月票,推荐,追定!)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