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俄国内乱,奥斯曼帝国绝对没有精力理睬蔡锷的5万大军。当得知华夏军队突入到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时,奥斯曼帝国再也坐不住了,从各处抽调了30万大军向着巴格达杀来。
此时的蔡锷却在巴格达有些犯难了,中东地区土地本来就贫瘠,再加上奥斯曼帝国的腐败统治,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而新纳入的16个附属国情况也差不多。
仅有的汽车和运输机运送武器弹药就已经够吃力的了,要是再连生活物资也要从伊犁运送的话,那仗也就不用打了,干脆做搬运工好了,但叶天又交待过大军所过之处,不允许强行征粮,他倒是想用钱买,可也得有人卖呀!所以大军陷入了粮食危机。
所幸国内的运粮船已经起运,从东南亚出发,到波斯湾也要不了多长时间,即便这样大军也不能再深入了,蔡锷行军打仗比较谨慎,在粮食和弹药不充足的情况下,他是不会贸然急于求进的。
叶天也发来了电报,让蔡锷暂缓行动,并派遣严复前去伊拉克,说服当地的各族起来反抗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虽然统治了这片大地几百年,可各民族相处并不融洽,当初土耳其人对各族都是强行征服,实施血腥残暴的统治,反抗起义从来就没间断过。
华夏的大军到来后,不但纪律严明,有时还救治当地感染瘟疫的百姓,再加上又有16个附属国的例子在前,大家都相信华夏不是来入侵他们的,而是来解放他们的,对付的也只是腐朽的奥斯曼帝国,所以除奥斯曼帝国皇帝的死忠分子外,其余各族并没有怎么抵抗,甚至派遣使者前来谈判。
严复这次也终于过了一把瘾,凭借着犀利的口才,即便经过翻译后大打折扣,但各族代表也都听懂了,那就是华夏大军消灭奥斯曼帝国后就会撤走,不会继续留在这里,而他们只要同意华夏的条件,就可以自主建国,并成为华夏的保护国,一旦遭到入侵,华夏就将派兵前来相助。
若是两三百年前,各国绝不会同意做华夏的附属国,也不会答应货币一体化,但被奥斯曼帝国压迫了几百年,又加上欧洲列强的冲击,就算再不懂世界局势,也知道没有大国做靠山,无疑是别人盘中的肉,更何况华夏的条件相比起奥斯曼帝国的血腥统治以及英国佬的殖民统治,要强的太多了。
每年既不要交纳保护费,也不会干涉各国的内政,就连做生意也是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至于军事限制和货币发行权,面对自主建国的诱惑,是可以忍受的,所以除极少数民族外,大多数还是选择和华夏签署了协议,却也并没有立即就宣布独立或派兵相助,而是选择了观望,想看看华夏能不能挡住那30万大军。
毕竟万一华夏军队挡不住,拍屁股走(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