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牡丹绣帕,原主是旖辰。
姐妹俩借着案几私下动作时特意避开了秦子若,旖辰虽说对旖景的用意揣摸不明,却也没有追根究底,总之,没引起任何的注意。
旖景当时便想到,皇后有意陷构,必要取得她身上私物,可禁步玉佩等暗暗盗走颇为不易,也只有锦帕才不让人留心,不过锦帕没有记认,并不易断定归属何人,是以沈氏才那般如睹珍宝般的拿去显摆了一圈儿,作用就在此时此境。
皇后并不关心旖景的锦帕长什么样,只要被部份人看到就行。
压根没有想到旖景会堤防到这个地步,预先就交换了物证。
旖景起初打算的也没这么精确,不过是想规避“确凿”,可后来被泼了那一身酒,又是采薇受令引她到这更衣,王妃便盘算开来,或许会让对方自露马脚。
因为皇后那一群没人留意锦帕,尤其这个采薇,旖景清楚地记得她当时并没有留在流光亭,而是尾随三姐“更衣”去了,直到小嫚出头挑衅时,采薇才归来“岗位”。
当然,最后这方“牡丹帕”被采薇连着污衣一齐卷走又出现在大皇子尸身上,越发说明了采薇并不知“罪证”本身模样,只是依计而行罢了。
采薇去了何处?
盖因三娘与皇后“私谈”时,虽被威逼利诱,知道皇后要对旖景不利,而必须让她作个关键人证,但皇后倒也警慎,并没将详细计划道出,而是叮嘱三娘看采薇暗示行事,适时离席更衣。
采薇尾随前往时,才授意三娘如何说话——更衣之后,在附近闲散一时,远远瞧见旖景乘與往东,本打算找妹妹说上几句闲话,哪知就见旖景进了一处院落,不好贸然跟进,又在水边等候时,才发现有石桥联接庭院的这一边,并不设门禁,可巧就见旖景主仆出来,又想上前,哪知就目睹了主仆俩扼杀皇子将其沉塘,震惊不已,当然想到的是避开,当被追问,不敢隐瞒,才实话实说。
如此便能坐实二婢的指控,让楚王妃百口莫辩。
而当时三娘已经离席,身边又没随侍,再不担心她会怀有二意找人知会旖景,使事情生出变故。
到底是行害命之事,杀的还是自己的“嫡子”,帝后虽要用人,警慎的做法还当控制范围,能少一个人知便少一个人知。
用的都是皇后心腹,毕竟大皇子身边是她的人。
绝大多数留在寝宫,操作扼杀沉塘布置现场一事,唯有采薇跟随皇后去了流光亭,先负责对三娘面授机宜,接下来再引王妃入瓮,还得担当辅证重任。
可帝后万万没想到在黄氏口里恨不能把苏妃剥皮去骨的苏三娘居然没被威逼利诱震慑,虽不知帝后具体安排,也不敢明面抗命,表面上更没有与旖景姐妹几个交流,却私下叮嘱嫂嫂谢氏——势必在王妃未离流光亭之前(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