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亭长提交的进攻泰国计划,已经给张灵甫让路,成为了一个备用计划。蒋介石看到了缅甸这些力量重新平衡的绝好机会,他开始有意无意地限制褚亭长和孙立人的势力扩张,利用美援培植新的可靠嫡系。第五军因为屡屡自行其是,已经被打入另册,不再被当做可靠的嫡系。
不过褚亭长很清楚,74军加上美国飞机、坦克也打不下曼德勒。因为从泰国进入缅甸的铁路已经在几天前修通了,代价是大约9000名盟军战俘死在艰苦的劳动中。
这条铁路让木村心里有了底。目前后勤上的劣势已经悄悄转向了盟军。上一次进攻时留下的,越过钦帮高原,曲曲弯弯的临时公路,每天只能保证运送200吨物资到前线,而日本人的运力提高到了每天500吨,估计很快可以倍增。而盟军需要面对的坚城——曼德勒、同古、铁敏拉,都在铁路边。缅甸北宽南窄的地形,也使得日军调动兵力和物资更便利。
日本人的物资是从泰国湾上岸,然后可以一路通过铁路到达曼德勒,而盟军的物资,得从遥远的孟买上岸,通过漫长的铁路送抵东印度后,再转用卡车跨越十万大山,才能到达前线,期间损耗十之八九。并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必须通过惠通桥运回国内。
褚亭长搞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每次都要向敌人兵力最强,态势最有利的地区进攻。
失去国内信任是一次严重的危急,褚亭长感觉到了自己与重庆之间的摊牌随时可能出现,他绝不可能放弃部队,那么必须与美国人以什么方式,达成协议,他可以从缅北的华裔中扩充兵员,由美国人提供武器,这样对重庆的依赖就不存在了,他只需要名义上服从重庆,而不再受重庆人事上的掣肘,从而获得在缅甸已经中南半岛最大的行动自由。但是,与重庆决裂的这一步仍然无法跨出去,还需要某一个契机来达成目的。
罗斯福的亲笔信警告了泰国皇室——他们不可能在两大阵营间骑墙投机,必须做出明确的回答,要么站在盟军一边,要么站在轴心国一边。显然在权衡利弊之后,皇室做出了站在盟国一边的决定。泰皇的声明谴责了日本对泰国的入侵,以及在泰国北方部署毒气,导致大量人员死伤。
銮批汶颂堪领导的泰国军政府认为,盟军不会有大的行动,这是他们从瑞士得到的情报,情报显示,泰皇只是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明显威胁,才被迫做出的声明,美国人划下的一道模棱两可的红线,1943年年末前,限制日军在泰国的部署。
泰军从缅北收缩后,与中国军队脱离,泰国陆军参谋长判断,如果中国军队要进攻泰国,半个月前是可能的,但是现在,他们主力已经南下去了曼德勒,则说明他们不会进(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