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之谜
萧风点点头:“那是最后的手段了。肯定是你要成了让人失望透顶的昏君,才会这么做。</P>
武宗既然选择了你,自然也就不会轻易放弃你。张太后迟迟不肯拿出来,也是一直对你没有绝望。”</P>
嘉靖的泪水滚滚而下,看着兰道行:“母后,我还不够让你失望吗?我已经那样对你了……”</P>
兰道行轻声道:“没有,至少在我去世前,你一直还是个不错的皇帝。至于你对我如何……</P>
将心比心,如果把蒋太后换成我,把你换成武宗,我也舍不得让我的儿子为了当皇帝,就不认父母了吧。”</P>
老拐忽然大声道:“不对!不对,萧风,你说的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有一点却无法解释!”</P>
众人都看向老拐,不知道这么合理的解释,大家都没有异议,他为何会忽然智商在线,发现了不妥之处。</P>
萧风却并不意外,他苦笑着看着老拐:“我大概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的是,既然那两个孩子并不是武宗之后,为何会与武宗容貌有相似之处,对吗?”</P>
众人都是一愣,看向萧风的脸。老拐连连点头:“不错,不但他与武宗神似,便是你,脸上也有武宗的影子。</P>
若非如此,我也不会一直认为你就是武宗的孙子,直到今天才从巧娘那里得知,你父亲其实是萧万年了!”</P>
萧风长叹一口气,脸上带着一丝迷惘:“要解释这件事,只怕要先想清楚另一件事。</P>
既然武宗知道那两个孩子不是自己的骨肉,又为何会将其作为对付师兄的最后手段呢?</P>
万一师兄真的是无道昏君,张太后和杨廷和联手揭开秘密,废掉了师兄,那最后谁当皇帝?</P>
毋庸置疑,肯定是那个被接回来的孩子。可他不是武宗骨肉,武宗为了废掉一个昏君,宁可断送大明江山的朱家血统吗?”</P>
嘉靖断然否决:“万万不会,若当真如此,武宗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P>
他忽然停住了,看着萧风:“师弟,你是说,那两个孩子……”</P>
萧风点点头:“我猜,那两个孩子,虽然不是武宗的亲骨肉,但应该也姓朱,只是究竟是哪个藩王之后,却未可知。”</P>
众人都看向兰道行,兰道行摇头道:“萧风猜得没错,武宗告诉过我,让我当断之时,不必犹豫。</P>
虽然那两个孩子不是他的,可也是朱家子孙,以他后人的名义继承皇位,并不算背叛祖宗。</P>
在武宗走后,我时常会想,如果这两个孩子真是他的该多好。</P>
就算我不把他们接回宫里,至少我也知道在这世上,我还有真正的亲人在……”</P>
嘉靖垂头不语,他现在一切都明白了。其实若那两个孩子真是武宗的,皇位也就轮不到他了。</P>
武宗也绝不会真的因为凤姐儿不喜欢入宫,就把自己的子嗣扔在大同,最多给她留下女儿也就是了。</P>
而且,若这两个孩子真是武宗的,张太后可能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自己心软至此了。</P>
当初蒋太后发现张太后心情低落时,偷偷看那张脚印纸,蒋太后和嘉靖都以为张太后是在思念自己的孙子和孙女。</P>
现在想想,也许张太后心里想的是:你们懂个屁,若是我有亲孙子,早就跟张廷和联手把你们废了……</P>
嘉靖想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看向兰道行,恰好兰道行的目光也正在看着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P>
兰道行苦笑着轻声说道:“你想的没错,厚熜,所以你也不必对我太过内疚。</P>
我一直不肯让张廷和动手,最大的原因还是他并不是武宗的亲儿子,也不是我的亲孙子。”</P>
嘉靖摇摇头,泪水依旧难以抑制。知道真相后,他的心里并没有好受一些,反而更难受了。</P>
如果说,原来他想不通,觉得张太后的行为高尚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那么此时这个真相反而更让他感动。</P>
张太后并不是圣人,她也会考虑亲疏远近。可她明明也很看重血缘,却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儿子一样看待。</P>
嘉靖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个位,排了个序:武宗>真武宗之子>自己>假武宗之子。</P>
这个排序看起来自己有点靠后,可如果考虑到假武宗之子并不知道自己是假的,而自己又那样对待张太后,一切就都截然不同了。</P>
假武宗之子并不知道他自己是假的,如果被迎回宫里当皇帝,他一定会把张太后当成亲奶奶,不但亲近,而且感恩戴德。</P>
假武宗之子同样也姓朱,当然亲缘关系也许比自己要远,但张太后又不姓朱,对她来说,其实并无远近之分。</P>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太后依旧咬牙守着秘密,不肯和张廷和一起合作废掉自己,除了张太后对自己的疼爱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可解释的。</P>
嘉靖跪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如果真的是张太后就在自己面前,他一定会扑到张太后的怀里,像个孩子一样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告诉张太后自己有多后悔。</P>
可是眼前的肉身毕竟是兰道行,虽然跟自己说话的是张太后,但嘉靖也确实没法扑到兰道行的怀里去放纵撒娇……</P>
兰道行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了,汗出如浆,全身颤抖,是不是的摇晃一下。</P>
大概张太后也感觉到了,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嘉靖,把目光转向萧风,眼神中充满了欣赏和好奇。</P>
“孩子,你既然懂得道法,不知道能不能测一下,那两个孩子究竟是哪一个藩王的后人呢?</P>
这件事武宗并没有告诉过我,我也很是好奇,他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两个孩子呢?”</P>
众人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在了萧风的脸上,表示同问。尤其是老拐,他更想知道,自己折腾了一辈子,究竟是为了谁。</P>
萧风轻轻摇了摇头:“我母亲身在其中,要算她的父辈是谁,其实就是要算我的外祖父是谁。</P>
此事与我牵涉太深,测字也测不出来的。不过,我倒是有几个猜测,就看你们愿意信哪个了。”</P>
众人顿时都来了精神,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萧风猜测一件事儿,准确率虽然不如测字那么神奇,但也是相当高的。</P>
何况现在大家都是毫无头绪,既然没有确定的答案,能听萧风推测一下,也聊胜于无。</P>
萧风的目光没有什么焦点,就像穿过所有人,看向历史,看向无边的迷雾一般,声音也恍惚如梦。</P>
“第一个猜测,这两个孩子,应该是宁王的。”</P>
这第一个猜测一出来,直接就引起了众人极其剧烈的反应。尤其是老拐,连连摇头。</P>
“这不可能的,宁王谋反,武宗亲率大军征讨。最后宁王被抓捕回京,街头凌迟,这是最不可能之事!</P>
你就是说这两个孩子是徽王的,我都或许会相信,可你说他们是宁王的孩子,这简直是无稽之谈!”</P>
宁王,历史上能叫宁王的就没有一个善茬儿,大明朝的这位宁王,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P>
宁,是一个意愿美好的词,最早在周朝时就被用于称呼开国受命之王,史书中对周文王、周武王都用宁王来称呼。</P>
周以后的历朝历代,宁王这个封号,仍然是封给皇帝喜欢的孩子的常见封号。</P>
既表达对孩子一生安宁的祝福,又表达希望孩子给王朝带来安宁的愿望。</P>
大明朝的宁王,是从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开始的。他也的确是朱元璋比较喜欢的孩子之一。</P>
按照如今人们对朱元璋的印象,他除了自己的好大儿朱标之外,对其他孩子都没啥偏爱,其实这个印象也有点偏颇。</P>
朱元璋毕竟也是个父亲,不可能除了朱标之外,把剩下的儿子都当隔壁老王看待。他比较喜欢的儿子里,就包括老四朱棣和老十七朱权。</P>
一些影视剧可能让人们以为,朱元璋对朱棣不好,其实并非如此。朱元璋毕竟是马上皇帝,他对能征善战的儿子都比较偏爱。</P>
如果朱元璋真的不喜欢朱棣,朱棣是绝没有机会发展出那么大的势力,最后达到可以和整个朝廷对抗,靖难成功的程度的。</P>
就看朱元璋给朱棣娶的媳妇,就知道朱元璋对朱棣是很喜爱和信任的,而所有儿子里,朱棣也确实是最接近朱元璋的人。</P>
而宁王朱权,就是个小号的朱棣。同样能征善战,所以朱元璋把他和朱棣一样,封到了对抗蒙古人的第一线。</P>
朱棣被封之国为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所以称为燕王;朱权被封之国为宁国,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所以称为宁王。</P>
从北京到赤峰,正好是蒙古人最常袭扰的一条防线,所以朱棣和朱权这哥俩各守一块地儿,还共同享有这条防线上边防军的临时调度权。</P>
请注意,这个共享临时调度权十分关键,这也为朱棣和朱权哥俩及其后代的恩怨纠缠,拉开了一个宏大的序幕。</P>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悲痛欲绝,为了防止儿子们蠢蠢欲动,下旨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子。</P>
这就表示,不会再立太子了,老朱死后,皇太孙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全面继承朱元璋留下的大明产业。</P>
可问题是这份产业太大了,朱允炆总觉得叔叔们不会太老实,搞不好哪一天会来分自己的家产,搞分裂。</P>
于是朱允炆在几个大聪明的支持下,决定开始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P>
这些被废的王爷,自身确实也都有毛病,违反乱纪,小辫子随处可揪。但问题是之前老朱家向来自己人不揪自己人。</P>
因此,朱允炆忽然开始秉公执法,揪叔叔们的小辫子,就是傻子都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P>
于是,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难,一场老朱家内部争夺皇位的惨烈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P>
「咱们这个月对抗其他书的投票催更,就此拉开了序幕……」